近日,高德地图开放平台MCP Server2.0全新升级,实现MCP与高德地图APP无缝连接,致力于打造AI时代“基于地图的HTTP协议”。
据了解,高德MCP Server(以下简称“高德MCP”)是基于MCP(MODEL ConTEXT PROTOCOL,模型上下文协议)构建的标准化地图服务能力平台,整合了高德开放平台的地图服务与智能算法,并将其浓缩为简单易用的接口,为企业及用户提供全场景的地图服务解决方案。
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,各种出行助手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但受限于大模型的数据孤岛现状和能力边界限制,始终未能充分发挥在应用层面的价值。在这一背景下,MCP的出现统一了大语言模型与外部数据、工具间的通讯协议。
今年3月,高德地图发布了MCP 1.0,整合开放位置服务、地点信息搜索、路径规划、天气查询等12大核心接口,让用户在出行规划、位置信息检索场景下轻松获取即时信息。
同时,通过支持SSE协议(服务器推送事件,一种基于 HTTP 的网络通信协议),与阿里云百炼等大模型开发平台深度合作,大幅降低用户接入成本。上线仅一个月,有效解决了大量的旅游攻略、聚会选点等多领域开发难题。
不过在此前解决方案中,用户基于指南导航前往目的地时,至少需要“复制、切换、粘贴、搜索、启动导航、返回攻略”6个步骤。而随着高德 MCP 2.0的发布,类似这样繁琐的体验彻底成为“过去式”。
据了解,高德 MCP升级后最突出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:1)专属地图工具能够充分理解用户出行场景需求,制定出行计划,并在高德地图APP生成专属地图;2)允许用户使用高德MCP,直接在出行计划中载入动态地图,并嵌入与高德地图APP联动按钮。真正让高德贯穿用户的行前-行中-行后始终,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拥有一个“真正懂你的出行秘书”。
实际上,高德 MCP自上线以来被大量使用,其价值已超越服务本身,带来了“书同文、车同轨”的规模化效应。可以预见,MCP协议有望成为AI时代的HTTP协议。而随着协议优化、服务拓展和应用场景落地,大语言模型与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来临。
高德MCP 在这场变革中,旨在承担起AI出行信息领域专业服务的重任,成为其基础服务中的重要一环——无论是手机、手表、眼镜等不同的硬件设备,亦或代理、大语言模型等不同产品形态,为出行服务生态带来更多可能性。
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0 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