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丝瓜种植时间
春丝瓜:北方地区通常在清明节前后种植丝瓜,此时气温逐渐回暖,适合丝瓜生长。而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暖,2月份即可开始种植。
夏丝瓜:一般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种植,6月至10月上市。但具体种植时间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适当调整。
秋丝瓜:适宜在8月至9月种植。适合秋种的丝瓜品种有棱丝瓜,如春丰丝瓜、夏选丝瓜、雅绿1号丝瓜等;普通丝瓜品种有长度水瓜、青皮丝瓜等。
冬丝瓜:冬季种植丝瓜需在大棚内进行,一般在11月左右播种,第二年2月至3月收获。种植时需确保大棚的采光和保温性能良好,以满足丝瓜的生长需求。
2、选择良种
选择主蔓结瓜性好、坐瓜节位低、坐果率高、抗病性强且抗高温的优良品种。
3、播种育苗
早春播种:由于早春气温较低,丝瓜直播发芽率低,因此必须先进行催芽。播种前,将种子用55-60℃的温水浸泡15分钟,再用25℃的水浸泡4小时,漂洗去种皮表面的黏液后,用湿纱布包好,放入温箱中催芽。待种子露白后,每钵播种1-2粒,一般亩用种量约500克。出苗前保持温度在28-33℃,出苗后适时通风降温,避免秧苗徒长,温度控制在23-25℃为宜。关键在于丝瓜苗一定要在第一片真叶展开前进行移栽,否则会影响成活率。
夏季播种:夏季气温较高,出苗快,一般可直接直播。播种前,种子可浸泡3-4小时,或浸种后催芽24小时再播种。采用单行双株种植,穴距30-40厘米,每穴放3-4粒种子,盖土1.5厘米,盖上纱网并淋水。出苗后,每穴留2株苗。
4、适时定植
播后4-5天出苗,当秧苗长至4叶1心时,选择在4月中旬的晴天进行定植。定植前需施足基肥,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、过磷酸钙80-120公斤、尿素25-30公斤。深耕20厘米后,耙平并建畦,亩栽苗约2800株。
5、整地播种
夏丝瓜对土地无特殊要求,只要前作不是瓜类即可种植。由于夏季雨水较多,露地种植丝瓜时,整地需深沟高畦,畦沟宽1.6米,畦面宽1.2米。采用双行品字形种植,每穴2苗,穴距75厘米,密度为每667平方米2300-2500苗。定植时,穴施农家肥0.5公斤,少量复合肥。
6、田间管理
小拱棚覆盖:定植后,用小拱棚覆盖,尽量少通风,以提高小拱棚内温度,促进缓苗。缓苗后,一般需喷施120ppm的乙烯利或2000ppm的比久,防止苗徒长,同时促进多现雌花。此时需浇一次透水,之后进入蹲苗期。
支架搭建与绑蔓:当苗高30厘米时,搭建支架,并采用之字形绑蔓上引。以主蔓结瓜为主,侧蔓一律摘除。当瓜蔓同时生长时,需加大水肥供应,原则上2-3天浇水一次,5-6天施肥一次。追肥时,每亩每次用人粪尿500公斤或硝酸铵20-25公斤。
肥水管理:良种丝瓜的前生育期较短,植后30-40天即可结瓜。夏丝瓜苗期需淋粪水2-3次,初花期重施追肥,每亩施50公斤复合肥或50公斤花生麸。每次采收2-3次后,再追肥一次,每次用复合肥15公斤、尿素10公斤、钾肥5公斤。夏丝瓜苗期水分不宜过多,以免影响根系生长。抽蔓开花期需水量较大,晴天需早晚淋水,采收期除淋水外,沟内要保留10-20厘米的水层,雨天要及时排水。
理蔓与打叶:当蔓长30厘米时,可插竹,插入字架。插架后,不要马上引蔓,要适当窝藤、压蔓,待有雌花出现时再向上引蔓,并使蔓均匀分布。丝瓜在主蔓上一般能结2-3个瓜。当丝瓜弯曲时,需进行吊瓜处理,用小包装绳一头绑瓜蒂,一头绑一小石块,将瓜拉直,一般在摘瓜后2-3天进行。夏丝瓜采收后期,下部的病叶、老叶会影响通风,且易传播病害,应及时摘除。
六、病虫防治
病害防治:丝瓜的主要病害为霜霉病,可在霜霉病初发生时,喷施70%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2%雷多米尔600倍液进行防治。
虫害防治:主要虫害有白粉虱、菜青虫、斜纹夜蛾等,可结合使用敌敌畏800倍液、乐果800倍液、杀虫双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。喷药时间一般选择在傍晚。
七、及时采收
采收要及时,否则遇雨后瓜条内部湿度大,种子易发芽。一般在开花后10-14天,当果实充分长大且比较脆嫩时,应及时采收。采摘宜在早晨进行,用剪刀从果柄处剪下,包装整理好后上市销售。
综上就是丝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介绍,丝瓜种植需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合适的种植方案,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种植的品种。
关于丝瓜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精彩图文、热门评论,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,欢迎阅读。